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文件要求,对申办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现将申办记者证人员名单予以公示。
申办深圳市电视台记者证人员:汪小敏
受理举报部门:集团机关纪委 举报电话:88310868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23年3月20日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文件要求,对申办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现将申办记者证人员名单予以公示。
申办深圳市电视台记者证人员:汪小敏
受理举报部门:集团机关纪委 举报电话:88310868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23年3月20日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第六巡察组从2023年3月7日起对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开展巡察。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及市委有关要求,市委巡察组主要受理反映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本次巡察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为方便干部群众反映情况,巡察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18998912470,受理电话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即可反映问题;设专门邮政信箱:广东省深圳市1008号邮政信箱,邮编518035,信封上注明“市委第六巡察组收”; 同时,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福田区鹏程一路1号广电大厦来访登记处、南大堂贵宾厅门口)、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福田区彩田路6001号广电文创中心一楼大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福田区滨河大道5008号大厅)、深圳市广视后勤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福田区新洲南路广电集团新洲基地5号楼1楼大堂)、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广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南山区西丽丽水路2128号广电卫星地球站技术楼一楼电梯厅连廊)、深圳市文化产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罗湖区怡景路2008号国家动漫画基地D区餐厅门口),设置了“市委第六巡察组联系信箱”。巡察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3年5月16日。
中共深圳市委第六巡察组
2023年3月7日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近日,市委第六巡察组巡察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工作动员会召开。会前,市委第六巡察组组长麦振新与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书记、总裁尚博英见面沟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要求,通报了巡察工作有关安排。会上,麦振新做了动员讲话,通报巡察任务、工作安排,并就配合巡察工作提出要求。尚博英主持会议。
市委第六巡察组、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领导班子、市纪委监委派驻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出席会议,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麦振新同志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判断,要求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又强调,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这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巡察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麦振新同志指出,市委第六巡察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落实政治巡察要求,聚焦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对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开展政治体检。希望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巡察组同题共答,激发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以巡察为契机,自觉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尚博英同志表示,广电集团全体上下将高度重视本次市委巡察组针对集团的巡察工作,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摆正心态、端正态度,全面、深刻认识、领会本次巡察工作对于自身、对于集团、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市委巡察组的各项工作,认真配合好巡察组材料搜集、组织谈话等各个方面工作;对市委巡察组反馈的各项问题、意见和建议,将进行认真研究,并拿出坚决有力的对应整改方案,切实做到任务清晰、时限明确、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并将整改结果第一时间向市委巡察组汇报;在巡察期间,尤其是在近期全国两会重要保障期,将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不发生任何生产脱节、员工脱岗现象,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宣传报道任务。
为便于干部群众反映情况,巡察组在巡察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18998912470,受理电话的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即可反映问题;设专门邮政信箱:广东省深圳市1008号邮政信箱,邮编518035,信封上注明“市委第六巡察组收”;同时,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福田区鹏程一路1号广电大厦来访登记处、南大堂贵宾厅门口)、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福田区彩田路6001号广电文创中心一楼大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福田区滨河大道5008号大厅)、深圳市广视后勤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福田区新洲南路广电集团新洲基地5号楼1楼大堂)、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广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南山区西丽丽水路2128号广电卫星地球站技术楼一楼电梯厅连廊)、深圳市文化产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罗湖区怡景路2008号国家动漫画基地D区餐厅门口)各设置 1个“市委第六巡察组联系信箱”。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3年5月16日。根据巡察工作相关规定,巡察组主要受理反映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察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中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党组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2022〕30号)和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深圳市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深人社发〔2022〕63号)精神,现将2022年度广电新闻、广电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安排
(一)职称申报时间为2023年1月4日至2023年2月28日。
2月28日24时前,申报单位须在申报系统中将申报记录提交评委会办公室受理,在此时点前,未提交评委会办公室受理的申报记录无法继续申报本年度职称评审。
3月9日17时前,申报单位需在申报系统中将退回修改的申报记录提交至评委会办公室受理,在此时点前,退回修改的申报记录未提交至评委会办公室受理的,无法继续申报本年度职称评审。
申报受理后,申报人须按时缴费,缴费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14日,未在此时点之前缴费的,无法继续参加本年度职称评审。具体操作说明详见缴费通知书。
(二)职称申报统一在深圳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https://hrsspub.sz.gov.cn/rcyth/website/#/type),点击“专技人才”—“深圳市市属职称评委会职称评审申报”申报,申报系统于1月4日上午10时起开放。
(三)受理专业范围:广电新闻、广电工程专业副高级、中级、初级。
申报广电新闻专业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我省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并列入新闻记者证核发范围、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中, 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申报广电工程专业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从事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价。
广播电视工程领域设置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工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等两个专业。
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工程专业包括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制作、播控、监测技术系统的值机运行、维护测试、流程设计、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设备安装、工程建设,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制作、播控技术系统和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以及与其关联的软科学研究等技术岗位。
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专业包括广播电视信号和广播电视数据网络的传送、接收、监测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研究、设计、开发及有关技术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质量检测、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及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软科学研究等技术岗位。
以上专业设置可根据科技发展和工程技术工作实际变化和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四)受理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鹏程一路1号广电大厦
(五)受理咨询电话:88313290、88310095
(六)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违规投诉举报受理部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举报电话:0755-12333。
二、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
(一)申报评审条件
1.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执行《广东省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21〕35号)(见附件1),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执行《广东省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粤人社规〔2019〕56号)(见附件2)。符合评审破格申报条件的申报人,按照规定需由推荐人出具推荐意见的,请从系统下载《深圳市职称破格申报推荐表》按要求填写,连同推荐人职称证书扫描件,一并上传到系统中提交审核。
2.按照《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33号,以下简称“33号文”)要求,申报人应当为本单位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务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职称评审继续执行《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突出贡献人员、离退休人员、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4〕223号)的规定。
广东省突出贡献人员申报职称评审执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突出贡献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2012〕38号)的规定。
申报人填报的资历信息、提交的申报材料时效均截止于2022年12月31日,其后取得的业绩成果、发表的论文、取得的学历(学位)证及职业资格证书等,不作为本年度评审的有效材料。学历(学位)证须提交证书扫描件。
资历年限和申报材料时段的计算方式具体如下:
对于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时,职称资历年限和申报材料时段的起算时间为本级职称评审年度的下一自然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
对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时,职称资历年限的起算时间为本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月1日,截止时间为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申报材料时段的起算时间为本级职称评审年度的9月1日,截止时间为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截止时间后取得的业绩成果、学术成果等,不作为评审的有效材料。
对于2020年度及以前年度通过考核认定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鉴于粤人社规〔2020〕33号文出台实施前考核认定工作由各地、各部门自行组织开展,不受省统一安排的评审时间影响,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其职称资历年限和有效材料时段的起算时间为认定通过之日,截止时间为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
对于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报考条件执行。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其职称资历年限和有效材料时段的起算时间为考试通过之日,截止时间为高一级职称评审年度的12月31日。
(三)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申报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填写申报系统“业绩成果”、“获奖情况”、“论文、专著、会议宣读论文、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含未发表)”、“专利及著作(已登记著作权)”信息项时,勾选是否代表作,最多填报3项,代表作信息将在评审表中展示。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条件执行执行《广东省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21〕35号)(见附件1),广播电视工程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条件执行《广东省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粤人社规〔2019〕56号)(见附件2)。
其中:
1.所提交的论文著作要求是获得现职称以来公开发表的,获现职称之前发表的或者与申报专业不相关的不得填报提交,相应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申报人仅填报提交最能代表自身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的论文著作,原则上按相应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条件“论文著作条件”规定的低限篇数填报提交。若所提交论文被中国知网(www.cnki.net)、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ww.wanfangdata.com.cn)、中国期刊网(www.chinaqking.com)、龙源期刊网(www.qikan.com.cn)、网站收录的,需同时在网上申报系统填报该篇论文在其中一个网站的网址链接。
(五)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确需评价外语、计算机能力水平的,由职称评审委员会或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在申报评审时不要求提供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
(六)专业技术人才申报两个系列职称或转系列评审,按《广东省人事厅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7〕197号)及粤人社规〔2020〕33号文规定执行。属转系列评审晋升的,应按规定先取得现岗位同级别职称。转换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现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可申报现岗位同级别对应职称。
(七)跨区域跨单位流动专业技术人员凭省外(中央单位)职称,可在我市按规定直接申报评审晋升高一级别职称。换发我省职称证书的,可根据《广东省跨区域跨单位流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重新评审和确认规定》(粤人社规〔2020〕33号)规定申报职称重新评审。
原职称在2013年10月前经市或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的,上传资格证书和审核证明;未经市或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的,上传资格证书以及评审表或发证机关印发的任职资格审批文件。未上传的或上传材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申报。
其以下原职称属于不予认可的情形,不能用于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
1.根据国家规定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取得的职称,有关部门违反国家全国统考规定通过当地自行评审、自行组织考试等方式核发的职称证书。
2.参加全国职称统考,但有关部门为申请人自行发放的职称证书(非国家统一样式证书)。
3.取得职称证书核发地、核发时间与申请人实际工作所在地、实际工作经历不一致,又未能提供有效说明的。
4.按职称管理权限应在我省参加职称评审,但未经委托程序自行到外省、中央单位取得职称的。
5.申报人在取得职称时为公务员身份的。
6.不具备职称评审权限的评审机构核发的职称证书。
7.实行以聘代评的单位核发的职称证书或聘任证书,其专业技术职务层级和名称不符合国家职称规范的。
8.违反国家、省职称政策的其他情形的。
(八)符合《广东省初次职称考核认定规定》(粤人社规〔2020〕33号)规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初次职称考核认定”类型申报。
(九)根据《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19〕38号),在深工作的港澳台专业人才申报评审职称时,在港澳台或国外工作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作为有效工作经历,取得的业绩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可作为有效业绩成果和学术成果。港澳台专业人才取得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后首次申报评审职称,从事本专业对口专业技术工作分别满10年、7年和2年的,符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从事本专业对口专业技术工作分别满15年、12年和7年的,符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的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
根据《深圳市国际职业资格视同职称认可目录(2022年)》《深圳市国际职业资格视同职称认可目录(2022年第二批)》规定,符合条件的持有目录内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可按规定申报评审高一层级的职称,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
(十)2022年度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按照《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医务防疫人员实施职称激励措施的通知》(粤人社函〔2020〕37号)、《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函〔2020〕60号)、《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卫人发〔2021〕13号)等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把关责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人员界定、推荐、公示等工作,并落实后续政策待遇。
(十一)申报人社保缴交单位与申报单位不一致,需要提供上传单位隶属关系证明材料。属人才中介的,需要上传劳务派遣合同。
(十二)继续教育条件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答复口径的通知》(粤人社办〔2018〕227号)要求,申报2022年度职称评审只需提供2022年当年度(自2022年1月1日起)的继续教育材料。
三、市属评委会职称评审工作程序
(一)个人申报
职称申报统一在深圳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https://hrsspub.sz.gov.cn/rcyth/website/#/type),点击“专技人才-深圳市属职称评委会职称评审申报”申报。
申报人按照系统提示如实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个人照片、承诺书、相关证书证明、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等申报材料扫描件。(个人照片将用于职称证书,要求jpg格式,注意非JPG格式;底色为蓝色或红色,禁止使用白底照片;文件大小不超过100K)
注意:个人填写申报材料提交至单位审核时,业务审核单位默认为社保缴交单位。如果业务审核单位和社保缴交单位不一致,请联系业务审核单位在系统中将个人加入单位预审人员名单。
(二)用人单位审核并组织评前公示
用人单位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对提交的电子材料与原件进行核对,在系统中填写单位综合评价意见(意见要求对申报人水平、能力、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字数不少于150字)。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向申报人说明原因。
单位应在系统打印《2022年度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公示名单》、《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连同申报材料在单位显著位置张榜或在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其他申报材料应在单位相对固定的公开位置摆放,以方便查验。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受理投诉举报主要由单位人事(职称)管理部门负责,接受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或其它违规行为的申报材料不予报送,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对举报问题一时难以核实的,应如实注明,评审材料先行报送,待核实后结果及时报送相应评委会办公室。
公示结束后,单位在网上申报系统打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前公示情况表》,并由单位纪检(监察)或单位人事(职称)管理部门在表上如实加具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扫描上传到系统中。
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可由人事代理机构或行业性社会组织申报,并履行审核、公示等程序。
(三)用人单位提交评委会办公室评前受理审核
用人单位在系统填报评前公示意见,并提交评委会办公室受理。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若需要送主管部门审核的,将相关情况提交主管部门审核。
评委会办公室应认真做好评前受理审核,对不符合申报条件和程序、超出职称评审委员会受理范围等情况申报材料,应及时在申报系统退回,并告知申报人。
(四)缴纳评审费用
申报人材料受理审核通过后,评委会办公室在系统生成评审费用缴纳通知书,申报人或用人单位自行在系统打印缴费通知书,按照缴费通知书指引缴纳评审费用。缴费状态将会在系统实时更新。申报人必须在2023年3月14日前完成缴费,未按时缴费的申报人将不予提交评委会评审。
今年职称评审继续按《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2007〕35号)规定收取评审费。
(1)申报高级职称评审费:720元/人(高级评审费580元/人、答辩费140元/人)。
(2)申报中级职称评审费:450元/人。
(3)申报初级职称及申报类型为考核认定的评审费:280元/人。
(4)部分专业系列需对申报人的论著进行鉴定的,另收每人200元的论著鉴定费。
(五)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评审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评审工作,坚持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结合本行业人才评价特点,对申报人的品德、业绩、能力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需要答辩的申报人根据评委会办公室的通知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答辩。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人员必须全部进行面试答辩,对于业绩论文等存在疑问的,以及评委会认为需经答辩才能判定水平的,也须面试答辩。
(六)用人单位组织评审通过人员公示
申报人员评审通过后,申报时所在单位要按照评委会办公室的要求,在网上申报系统打印评后公示材料,组织评后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单位在网上申报系统内录入公示情况和单位意见,并打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后公示情况表》,由单位纪检(监察)或单位人事(职称)部门在表上如实加具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扫描上传到系统中,并提交评委会办公室。单位应在评审通过后一个月内完成公示,未按时完成公示的,将影响后续的证书发放及职称申报。
(七)评审结果审核确认及发证
评委会办公室应在全部公示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人社部门报送评审结果审核确认或备案的相关材料。
对评审取得职称的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制作电子职称证书。专业技术人才可登录“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证书查询”自行下载打印本人证书。
四、申报和审核工作要求
(一)如实填报信息提交材料。申报人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对照国家、省的职称政策及相应资格条件,如实填报并一次性提交全部申报评审材料,材料要求准确、真实,数量质量符合资格条件和本文规定,并提交单位审核和公示。
(二)做好评前、评后双公示。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要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对照资格条件逐条逐项把好资格审查关。申报时所在单位有义务落实“评前公示”、评审通过人员“评后公示”的“双公示”制度,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职称申报、推荐等环节严格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签名,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
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未依法履行审核职责的,由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或者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单位、申报人对评前公示和评后公示情况拍照或截屏保留备查。
五、申报人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职称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撤销其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为从撤销职称之日起3年。
六、本通知未作明确事项,按照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深圳市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深人社发〔2022〕63号)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1、《广东省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21〕35号)
2、《广东省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粤人社规〔2019〕56号)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22年12月 29日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szcaee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ici.szu.edu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SZU 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dustries, SICI)成立于2009年5月,为学校首个跨学院、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文产院坚持“深化文化产业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之宗旨,秉承“共有、共建、共享”之理念,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自成立以来,文产院参与承办了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大学分会场活动,先后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和新媒体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拥有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艺术学理论在2022年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第4。在同类学术机构评选中,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名列全国前列。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Shenzhen Media Group,SZMG)于2004年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集团拥有10个电视频道,4套广播频率;20余家产业经营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影视内容、新媒体、广告、有线网络、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金融、会展等多个领域。 2010年8月,深圳广电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以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传媒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大数据发展、文化金融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流博士后工作站为办站方针。2022年,本站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国内一流知名高校深圳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聘请国内著名专家、知名教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并担任博士后指导专家,共同致力于文化产业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本届博士后研究员进站后,将在深圳文交所开展研究工作。
为充分体现申请人的专长和优势,博士后工作站还准予申请人提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的新研究项目。
本站博士后综合年薪约35万元左右。
符合深圳市福田区人才支持计划的可以申请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支持。
海外留学博士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以上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2、本站采取“严格考核、择优录取”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初审合格者将到深圳参加面试,考核形式根据博士后科研课题需要再行确定。面试往返及食宿费用由本站承担,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报名期间,本站设立专线联系咨询。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5008号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邮政编码:518000
网站查询:http://www.szmg.com.cn
http://www.szcaee.cn
http://ici.szu.edu.cn
微信公众号查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新业态
联系人:晏女士13823511135(微信同号)
王先生13510209655
邮 箱:524002450@qq.com
点击附件文字
下载表格
来源: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2021年度深圳市广电新闻、工程职称申报材料退回修改时间延期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因疫情影响,2021年度深圳市广电新闻、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申报材料退回修改截止时间,由3月15日17:00延期至3月22日17:00。3月22日17:00前,申报单位需在申报系统中将退回修改的申报记录提交至评委会办公室受理,在此时点前,退回修改的申报记录未提交至评委会办公室受理的,无法继续申报本年度职称评审。
如有新情况将另行通知。
深圳市广播电视新闻、工程专业职称评委会
2022年3月15日
公 示
经深圳市广播电视新闻、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下列同志分别获得了2021年度广播电视新闻、工程专业高、中、初级别的职称,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33号)有关公示条款规定,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从2022年6月13日9:00至2022年6月17日18:00止(共5个工作日)。若对所列同志取得资格有异议,请电话或书面向深圳市广播电视新闻、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和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或自报本人真实姓名(姓名需用手写,不能用电脑打印);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反映情况要有具体事实,凡不报或不签署真实姓名,不提供具体事实的电话和材料的,将不予受理。我们将对反映人和所反映情况严格保密,对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受理情况反映的部门、电话和地址:
单位部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联系人:郝嘉、蔡伊雯
联系电话(传真):0755-88310095、88310141
邮政编码:518000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鹏程一路一号广电大厦
附件
2021年度深圳市广播电视新闻、工程专业高、中、初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名称 评审专业 职称名称
1 陈 璐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主任编辑
2 唐浩智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主任编辑
3 宋菁菁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主任记者
4 李大新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主任记者
5 韩继军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主任记者
6 许荣斌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主任记者
7 邵小波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主任记者
8 杨 烨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9 林惠珊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10 杨 颖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11 庄博珺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12 龙 越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13 苏雁辉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4 潘家玉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5 栾少文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6 潘 浩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7 宋世静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8 王莉芳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19 金 岩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20 刘 佳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21 张 璇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22 殷 梦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编辑
23 辛泽铭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记者
24 程雪松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编辑(广电) 助理编辑
25 邱学平 深圳市移动视讯有限公司 编辑(广电) 助理编辑
26 徐明伟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记者(广电) 助理记者
27 蔡 欢 深圳市光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广电) 助理记者
28 赵嘉姝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29 陈争辉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0 张广涛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1 谭大庆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2 戴健允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宝安广播电视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3 谢永峰 深圳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4 黄子青 深圳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5 郑又中 深圳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6 林献民 深圳市励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7 邓 刚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8 许步扬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39 邓高燕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40 林武呈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41 郑中志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高级工程师
42 龙仕强 广东博华超高清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3 刘小兰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4 蓝勇彬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5 郑伯清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6 林华彪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7 李秋蕾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8 徐骏聪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49 张小东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0 郑玉峰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1 曲 直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2 彭成梁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宝安广播电视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3 刘羽丹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4 张 锐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5 冯 婧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6 肖俊杰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7 王 琛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8 许翔宇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59 宋 斌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工程师
60 周俊杰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1 黄 俊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2 刘 娟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3 黄一洋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4 李伟坪 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5 林光汇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6 倪振钧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7 许 添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8 尹文宇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69 冯 潇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0 杨 黎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1 陈芃如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2 许 蔚 深圳广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3 廖 鹏 深圳市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4 梁 杰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5 柯智勇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6 詹永星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7 吴 聪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8 陈家茂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79 廖禹程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80 李卓林 深圳市天威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工程 助理工程师
根据中国记协向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的工作要求,对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新闻单位工作满30年,并且在新闻采编岗位工作不少于20年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资格进行审核。现将拟符合条件人员名单予以公示。
受理举报部门:集团机关纪委 举报电话:88310868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21年7月14日
资深新闻工作者
张峥 钱天中 何军 王梅 杨文 汪周礼 陈迪 黄中才 孙玲王晓燕 王晖 刘晋豫 何骁 吴庆捷 熊忾洋 常进 刘惠
龙小妹 林伟蓉 李明臻 梁巍 贺晓虹 王海龙 刘俊 林韶生 曾文 古伟波 莫晓东 贾兴哲 唐虹岗 夏永辉 刘小虎 胡凯 杨华 高原 郑文生 孙立平 刘宁 徐培 田莉 赵建明 陈蘅 郭波涛 韩世骏 张陵 韩建勇 周展
深圳市人民广播电台、深圳市电视台
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文件要求,对拟领取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现将拟领证人员名单予以公示。
受理举报部门:集团机关纪委 举报电话:88310868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2021年7月14日
申报深圳市电视台记者证人员名单
谭诗靖 邱学平 黄潇 周潇 张涵莠 张文 朱妍烨 房黎 陈曦 陈洁慧 康伟良 刘娜 施博 赵喆勐 黄祥云 王荣春 李亮 秦力伟 范瑶 杨丽莎 吴奕 王紫 陈淑慧 杨可茵 郑梓芃 李培 刘瀚泽 张元子菡 邹何 郑弋翘 章婷婷 祝赫 唐婉琦 梁紫盈 史智慧 林舒宜 魏子柠 余文彬 王晓萌 周佳 程雪松 蔡晓弟 田磊 王竞乐 冯小军 陈子倩 黄鹏 陈国林 何幸达 刘刚 黎子源 郑绮思 何嘉 刘雨璇 张世博 蓝妙琴 陆丽钧 岳思宇 崔欣蕊 陈琳 常冬宇 龚朴 周琳琳 贾玥瑶 李凌鹏 蒋萍 朱文婕 黄舒琪 张嘉琪 李晓斌 庞海 何嘉峰 王巧颖 林煜城 赵小伟 文臣 李娜 肖芳艳 郑楠 邱蒙 刘塞伊 庞瑞颖 文雯 刘欣然 张劲 黄奋 李天南 孔明戈 刘美佳 李子立 王梓璇 李雄飞 庞诗凡 王贝妮 辛泽铭 钟鹏超 池昕芮 杨溟晗 李添裔 赵筱尘 巫邓炎 李帅 孟宪云 邱穗加 李西如 黄子熙 何王子彧 李汶思 李怡 罗代姣 黄诗宇 张思南 唐萍 刘立平 赵冉 王嘉 朱恩地 王凯弘 金子尧 马敬媛 林碧漪 陈宏佳 罗聪 刘文凤 蒋欣然
申报深圳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证人员名单
李娅岚 熊珊 熊梦媛 刘一健 姜苏 张思鹏 孙明非 邱翔 彭歆竹 胡浩 王国玉 梁轶琳 孙金朋 姚岚 郑添元 杨瑜瑜 费思研